讀書會:走進億年興義地質史
12月7日,在興義國家地質公園博物館開講的“人文興義”第三期讀書會 • 億年興義地質史圓滿結束,特邀嘉賓構造地質學博士彭紀超現(xiàn)場對興義地質史展開解說,100多名書友參與其中,一同分享興義地質史文化。
讀書會從興義地區(qū)及興義動物群、海生動物下海的原因及演變歷程開始解說,一點點分享了海生爬行動物走向遠洋、興義動物群的生物多樣性、興義動物群以及與華南其他三疊紀海生爬行動物群的關系,同時還分享興義國家地質公園景觀及人文特色的山川秀麗、風景優(yōu)美,景觀以發(fā)育于三疊紀巖層中的峰叢峰林、峽谷飛瀑。讓在場的老師、同學以及相關專家感悟三疊紀貴州龍動物群和三疊紀大型相變帶地質遺跡。
黔西南州申報興義世界地質公園辦公室 彭紀超:
我們當?shù)赜羞@么多的寶貝,它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那我們因為平常的宣傳得少,科普做得少,很多人都不知道什么是興義動物群,以為所有在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的化石都叫貴州龍,它不是的,其實它有很多的地質意義。那為什么貴州龍會在這個地方出現(xiàn)和當時古地理環(huán)境有關,那么為什么貴州龍會從陸地生活的兩棲動物到海里面成為海洋爬行動物,然后后來又消失了,這一切都和地質的演化有關,那我今天想講述的就是2.4億年左右我們興義動物群從它的繁衍生息和它重要的地質意義
通過此次讀書會,讓同學們、老師們、專家們在一起交流學習,同時了解興義地質科學文化,了解地球演變過程,從學習者、參觀者變成了解家鄉(xiāng)、認知家鄉(xiāng)文化的傳承者。
作者:陳雪兒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