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曉楓:散文還有很多可能性和魅力沒有被挖掘
多彩貴州網(wǎng)訊(記者 鄧小藝)10月25日,魯迅文學獎、朱自清文學獎、人民文學獎等諸多獎項得主周曉楓來到貴陽,在參加第二天的演講活動前,先與貴州媒體記者進行了交談。
下午四點,剛下飛機趕來的周曉楓出現(xiàn)在記者面前,先是簡單的打了個招呼,坐下后立馬聲情并茂的“吐槽”今天與三頓飯的邂逅,并再三強調已經(jīng)很飽,不會再吃第四次。原本以為這將是一個很嚴肅的周曉楓專訪會,卻在一開始就被她激情的語調奠定了接下來輕松、活躍的聊天氛圍。
周曉楓(圖片由周曉楓提供)
在之后的交流中,周曉楓更是妙語頻出,現(xiàn)場笑聲不斷,在輕松自如的氛圍中展現(xiàn)了其清晰的寫作思路和對自己的深刻剖析,以及爽直幽默的個人魅力。其實,這與多數(shù)讀者在文章中讀到的陰郁而冷酷的周曉楓差別很大。對此周曉楓認為,文字狀態(tài)與生活經(jīng)歷疊合也好,沖突也罷,正體現(xiàn)了寫作的美妙之處,它把一個單數(shù)的“我”,變成了藝術創(chuàng)造中可能的復數(shù)。
周曉楓的文章幾乎以散文為主,她力求在散文既有模式上進行創(chuàng)新和取得實驗性的突破,獨特的風格讓她無法歸類到任何一個固有的文學流派和團伙中。“我希望散文里有小說的結構、有電影的畫面感、有詩歌的語言,我喜歡散文就是因為它里面具有很多可能性和魅力還沒有被挖掘。沒人規(guī)定散文必須是什么樣的,它存在豐富的變數(shù)”。
周曉楓說,一個作家就要像昆蟲一樣,每隔一個時期就要進行自我進化,打破以往僵化的常規(guī),去追尋新的自我與蛻變,散文文體也是如此,以前都倡導千字文,但誰規(guī)定散文不可以有一萬字的?“我希望能以自己的方式去打破以往的禁錮,擴寬散文的寫作領域”。
在周曉楓的作品中,除了散文風格的獨特而被讀者喜愛,還有她字里行間中豐富華麗的修辭。周曉楓認為,昏天黑地、紙醉金迷的過度修飾存在問題,但唯簡是尊,未必就是鐵律,有人說充滿修飾詞的文章顯得浮躁,但往往是這些詞匯讓文章中提到人和物有了清晰的面貌。在顧炎武在《日知錄》里也說過:“辭主乎達,不論其繁與簡也。”確實,最好的修辭是準確。
“兒童文學有四種,給孩子看的、給大人看的、給自己看的、給孩子和大人看的”,在聊天中周曉楓提到了她剛邁入的兒童文學,她認為自己的作品屬于第四種。“在簡單的故事里,我會加入思辨性,孩子看的是故事,大人讀是里面的人生觀念”周曉楓說,自己的作品沒有回避一些黑暗的東西,是希望孩子正確了解它并勇敢面對它。

頻道推薦
共有0條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