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顧老人是自己必須應盡的責任——訪義龍新區(qū)“九大孝子”之晏德珍
亮點黔西南訊 晏德珍,一位生于1963年的漢族女同胞,一位87歲耄耋老人的女兒,一家小型磚廠老板的妻子,一位三個孩子的母親,義龍新區(qū)頂效鎮(zhèn)團結村紅星八組的一位普通村民。近年來,因為她長期對病中的母親進行無微不至的照顧,在整個村里、整個鎮(zhèn)上,甚至在整個義龍新區(qū),她成了一名眾人皆知的“孝子”。在義龍新區(qū)2014年評選“九大孝子”的活動中,她便是被評選出來的其中一位。同時,在2014年5月4日義龍新區(qū)頂效鎮(zhèn)樓納村舉行的“好花紅”系列活動中,她還受到了新區(qū)對她進行的表彰,并得到了州(新區(qū))領導親自為他頒發(fā)的“良好家風示范戶”的獎牌。
一場意外不幸降臨
2010年5月的一天,一場突如其來的意外降臨到了晏德珍家。那天早上,晏德珍家中83歲的母親余順英在上廁所時,因年紀大,行動時腿腳不便,于是便扶著路邊的一面土墻行走。然而,由于土墻受到連日里大雨的不斷浸泡,那土墻早已變得松軟。就在這天,因余順英老人攙扶土墻時觸動了本已松軟的土墻,瞬間,那面3米多高的土墻便倒塌下來,將余順英老人掩埋住。
當時,正在附近的田里插秧的宴德珍聽到土墻倒塌的響聲后,瞬間感到不對勁,于是從田里攙起褲腿便向土墻倒塌的地方跑去,結果,看到自己的母親被掩埋在了倒塌的土墻中,除了頭部外,全身都被埋在了土里。當時,隨之倒塌的還有好幾根屋梁,那沉重的屋梁也一并壓在了晏德珍母親的身上?吹竭@一幕,宴德珍知道,想要靠自己一人的力量把泥土中早已昏迷過去的母親在最快的時間里救出來,這是不太可能的。于是,晏德珍跑到田邊叫來了還在田里插秧的家人們,隨后一起救援土中的母親。經過一番努力,大家一起把泥土刨開,移走了那幾根屋梁后,看到老人仍舊還昏迷在血泊中……
家人們把昏迷中的老人抬回晏德珍家里后,老人的傷口仍舊在血流不止。據(jù)晏德珍說:“當時把母親抬回家讓她躺在床上后,沒過多久,那床上的被子就被淌出的血液給浸濕透。并且腿部的骨折十分嚴重,那折斷了的骨頭刺穿肉體后,露出來一大截白色的骨頭,好多的親人們走近時,連看都不敢多看一眼。”當時,家里的親戚朋友們都覺得老人的傷勢太過嚴重,醫(yī)治好的可能性不大,都欠晏德珍與她丈夫周春海還是趕緊為老人準備后事。可是,晏德珍與丈夫周春海并沒有聽他們的,而是在當天下午撥打了120急救電話,隨后趕來的救護車把老人送往了興義市人民醫(yī)院去進行救治。
照顧老人是自己必須應盡的責任
據(jù)晏德珍說:“把老人送到市醫(yī)院后,雖然得到了醫(yī)院的救治,但老人身上多處骨折,且受傷的部位仍血流不止,還因頭部也受傷的緣故,老人的耳朵與鼻子也在流血。”在醫(yī)院里醫(yī)治了2天后,因老人的傷勢過重,醫(yī)院不得不建議將老人送回家中“保守治療”。無奈之下,晏德珍與丈夫周春海只好將母親從醫(yī)院接回家中。把母親從醫(yī)院接回家里后,晏德珍和丈夫便到外面去另請“土醫(yī)師”到家里來為母親輸液治療。晏德珍說:“當時在‘土醫(yī)師’的治療下,持續(xù)了1個月零8天后,母親才脫離了生命危險。”雖然老人脫離了生命危險,但仍舊只能躺在床上,且生活不能自理。由于老人臥病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于是,照顧老人飲食起居與吃喝拉撒的任務便落到了晏德珍與丈夫周春海的身上。
在晏德珍家里,當筆者提起老人當初住院的情況時,晏德珍的丈夫周春海便找來了老人曾經在興義市人民醫(yī)院經過X光照片后得到的一些膠片,他一邊翻著,一邊向筆者介紹那些就是曾經給老人照片后得出的各種結果,其中,大部分的照射結果都是骨折。筆者細數(shù)了一下,總共有11張老人進行X光照射后得出結果的膠片。看著那一張張黑色的膠片時,頓時不得不為老人當時的傷勢感到揪心。
然而,這樣的意外發(fā)生后,最難的則要算是耐心地照顧好病中的老人。提起照顧老人一事,晏德珍說:“照顧好母親,這是自己必須應盡的責任與義務。這四年來,無論是嚴寒酷暑,或是田地里的農活再忙,自己與丈夫都從來不敢長時間離開家,因為心中一直都惦記著家中還處于病情中的母親。如果長時間不在家,就總是會擔心家里的母親會出現(xiàn)什么危險。所以,四年來,自己與丈夫都是一邊輪流照顧母親,一邊做家務,一邊忙田地里的農活。由于要顧及到母親的病情,以至家中的丈夫以前辦起的磚廠,近年來也不能正常生產經營,甚至如今已停產。”
在老人剛受傷的那一兩年里,由于老人躺在床上生活不能自理,甚至很多時候都大小便失禁,為了能夠照顧好老人,讓老人有個舒適的身體與環(huán)境,自己與丈夫總是每天都要好幾次用“尿不濕”來為老人清理大小便,并為老人洗臉擦身、喂飯喂藥等。記得當初光用“尿不濕”都用了整整一年多,那時候,由于每天都用“尿不濕”,時間長了,用過的“尿不濕”拿去丟放的地方都積有了很大的一堆。在白天,因為怕被人看見,所以根本不好意思拿去丟,只有到了晚上沒人看見的時候,自己才偷偷地拿去丟。如今,老人總算是活了下來,只是在陰雨天的時候,由于受氣候的影響,身上曾經受過傷的骨節(jié)處會有一些不良反應外,目前還沒發(fā)生過其它病情。晏德珍如是說。
在晏德珍家中采訪時,筆者還看到,晏德珍的母親余順英老人不但已能獨立活動與行走,并且還時不時地穿過自家的院壩到屋外去曬太陽?吹竭@樣一幕,頓時為老人至今還能健在而感到很是欣喜。
愿“孝心”永續(xù)
在晏德珍家中堂屋里的一張方桌上,擺放著一張由義龍新區(qū)管理委員會頒發(fā)的“良好家風示范戶”的獎牌。面對這張獎牌,晏德珍說:“能得到政府給予的獎勵,自己感到很高興,同時,自己以后也將會更加地照顧好自己的母親。”
當筆者問到這么多年里無微不至地照顧母親有沒有過怨言時?晏德珍說:“有怨言也沒有辦法呀,總不能不管自己的母親。因為照顧好自己的老人,這是自己必須做到的,如果自己不孝敬老人,不給兒女們樹立榜樣,到自己老了的時候,也就同樣不會有人來照顧自己了。所以照顧好自己的母親是自己應該做,也必須要做到的。”
從晏德珍身上,我們看到,好女兒,好孝子,絕不是光說不做,而是用實際行動來證明的;在晏德珍身上,“久病床前無孝子”這一說法也被徹底推翻。這么多年來,晏德珍默默地用無微不至的關愛與照顧來詮釋著自己對老人一顆孝心,這不得不讓人肅然起敬。在此,愿更多的人都能像晏德珍一樣孝敬自己的父母,為下一代樹立起孝順老人的榜樣,弘揚中華民族孝敬老人的這一傳統(tǒng)美德。

- 義龍新區(qū)頂效中學舉辦高三年級“拼搏成就夢想”勵 2014-05-11 08:04:55
- 義龍新區(qū)鄭屯鎮(zhèn)雙山80余畝拱棚西瓜喜獲豐收 2014-05-09 22:06:42
- 義龍新區(qū)雨樟鎮(zhèn)召開黨的群眾路線“道德講堂”建設 2014-05-08 16:03:51
- 義龍新區(qū)“五個到位”抓民生項目監(jiān)督特派組籌建工 2014-05-08 10:04:48
- 義龍新區(qū)雨樟鎮(zhèn)長田村無籽刺梨種植前景廣(圖) 2014-05-07 13:53:43
- 義龍新區(qū)雨樟鎮(zhèn)黨群辦到長田村檢查指導工作 2014-05-07 13:46:16
- 義龍新區(qū)鄭屯鎮(zhèn)前鋒小學“道德講堂”開講(圖) 2014-05-06 17:07:58
- 義龍新區(qū)新橋鎮(zhèn):教師護校隊筑牢校園安全防護墻 2014-05-06 15:01:20
頻道推薦
- 義龍新區(qū)德臥鎮(zhèn)122萬元獎補資金激活“兩戶”發(fā)展增
- 義龍新區(qū)德臥鎮(zhèn)3000臺旋耕機“鬧”秋耕
- 義龍新區(qū)郞行村種植20畝反季節(jié)辣椒助農增收
- 義龍:萬屯鎮(zhèn)發(fā)放200萬元“先建后補”資金 助力“
- 義龍新區(qū)實施286戶農村戶用衛(wèi)生廁所建設
- 義龍新區(qū)5166名跨省外出務工人員獲一次性交通補貼
- 萬屯鎮(zhèn)烤煙全面開秤收購
- 義龍新區(qū)6.5萬畝優(yōu)質水稻開鐮收割
- 義龍新區(qū)搶收9.18萬畝優(yōu)質玉米歸倉
- 義龍新區(qū)德臥鎮(zhèn)5200畝“訂單”紅高粱喜獲豐收
共有0條評論